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或致試管嬰兒助孕女性懷孕難!
隨著我國人口戰略的調整及三胎政策的實施落地,輔助生殖助孕技術的需求激增。其中,對很多選擇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助孕的家庭而言,怎樣提高試管成功率,一直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但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空氣污染也會影響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科孫贇教授團隊在環境健康領域國際權威期刊《環境國際》(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影響因子IF=11.694)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發現空氣污染物暴露顯著降低試管嬰兒助孕女性的活產率。
研究結果提示,試管助孕夫婦應盡早做好個體化保護措施,改善居住環境空氣質量,減少可避免的粉塵、尾氣暴露。
在本項回顧性研究中,孫贇教授團隊借助仁濟醫院生殖中心的區位優勢,研究了2015年至2019年來自長三角地區于我院生殖中心進行體外受精(IVF)或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ICSI)助孕的12665對夫婦,其中包括4085個新鮮胚胎移植周期以及8580個凍胚移植周期。利用長三角地區149個空氣質量國控站點數據及納入研究夫婦的具體地址,獲取個體所受污染物的時間及空間暴露值。
不同于以往研究將暴露窗時長局限在3個月的女性卵子更新時長,本研究將暴露窗延長至取卵前1年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試管嬰兒助孕女性在取卵前一年主要空氣污染物(PM10、PM2.5、SO2和CO)的暴露增加,將顯著降低胚胎移植之后的活產率,并且這一不利影響在接受凍胚移植的女性中更為明顯。
近年來,流行病學研究及基礎研究結果顯示,空氣污染物暴露能夠影響包括女性月經周期、卵巢儲備、男性精子發生以及早期胚胎發育在內的各個生殖階段,其潛在機制包括引起全身及生殖系統氧化應激、炎癥、代謝組學改變、表觀遺傳修飾等。
輔助生殖技術對于生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空氣污染物對輔助生殖助孕女性生育力的影響也越來越受關注。
試管家庭如何減輕空氣污染帶來的危害?
個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來減少空氣污染吸入量,比如:
在家中安置空氣凈化器或安裝空氣過濾系統;
出行可以選擇乘坐私家車,避免接觸車流量較大、汽車尾氣較嚴重的環境;
出門佩戴防塵口罩等。